首页 > 文教科技
乌拉圭文化简况
2018-07-03 05:26

  乌拉圭是个人口仅有346万(截止2016年)的小国,但却是一个多民族的移民国家,来自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德国、瑞士、俄罗斯、犹太人移民、非洲黑奴的后代融合,构成其独具特色的多元文化特点。各民族人们友好相处、文化和谐交融,相互取长补短。比如狂欢节和坎东贝舞蹈就是非洲文化对乌文化影响的典型代表。

  乌拉圭的民间音乐和流行音乐与阿根廷拥有同样的本源即高乔文化的根基。乌拉圭人喜欢探戈、民谣、华尔兹,也欣赏当地的坎东贝、米隆加和街头乐队。摇滚、爵士和流行歌曲也受到乌民众的喜爱。

  探戈和坎东贝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非物质人类文化遗产”。乌拉圭每年的狂欢节融合了周边国家的艺术特点,形成自己的特色。

  乌拉圭没有官方宗教。宗教自由得到保障。约66%的乌拉圭人是罗马天主教徒。多数乌拉圭人把他们的孩子送去教堂洗礼和在教堂举行婚礼,但平时并不常去教堂做礼拜。

  体育是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足球是乌拉圭人最热爱的运动。乌是1924年及1928年两届奥运会足球比赛冠军。1930年首届世界杯足球赛即在乌拉圭举行,乌获得冠军并在1950年的世界杯足球赛中再次夺冠。2011年乌拉圭第15次捧得美洲杯,超越阿根廷成为获得美洲杯最多的国家。

  马黛茶是乌拉圭的国饮。它由一种冬青类植物的叶子烘制而成,颜色浅绿,味苦,主要生长在巴西、阿根廷和巴拉圭等国。最早开始饮用马黛茶的是巴拉圭境内的印第安人,后来逐步扩散到整个拉普拉塔河流域,成为深受欢迎的大众饮料。拉普拉塔河流域饮用马黛茶就像中国人喝茶一样,已成为当地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乌拉圭,上至达官贵人,下到平民百姓均嗜于此道,将其视为国饮。他们手把小壶,用金属吸管饮茶,臂下夹着用于续水的便携式暖水壶,有时肩上跨着用于装茶叶、茶壶和暖水瓶的牛皮包。家人或朋友用一个壶共饮是乌拉圭的一种习俗,也是彼此相互信任的象征。

  一、著名艺术家及其成就

  (一)文学艺术

  1、诗歌

  (1)德尔米拉·阿古斯蒂妮(Delmira Agustini,1866-1914),乌杰出女诗人之一。主要作品有《空空的高脚杯》和《诗歌全集》等。其脍炙人口的抒情诗为乌拉圭赢得“拉丁美洲妇女诗歌的故乡”的美誉。

  (2)胡安·索里亚·德圣马丁(Juan Zorrilla de San Martín,1855-1931)是乌浪漫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1888年他发表叙事诗《塔瓦雷》(Tabaré),通过描写一位西班牙妇女同印第安酋长所生儿子的传奇故事,表现了印第安人反抗殖民者的英勇斗争,哀悼了印第安人消亡的命运。这首叙事长诗是美洲浪漫主义诗歌的最高代表,因此被誉为“乌拉圭民族诗人”。

  (3)胡安娜·德伊瓦武鲁(Juana de Ibarbourou,1895-1979)是乌拉圭及拉美著名的女诗人。也是拉美后现代主义诗歌的重要代表人物。1918年她出版了第一部格调热情奔放、清新明快的诗集《砖石之舌》,其它作品包括《清新的瓦罐》、《野性的根》、《罗盘》、《迷失的女人》、《金子和风暴》和《风中的玫瑰》等。1959年获乌拉圭国家文学奖。

  2、小说及散文

  (1) 何塞· 恩里克· 罗多(José Enrique Rodó,1871-1917)是乌拉圭及拉美现代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代表作是1900年出版的《爱丽儿》(Ariel)。在书中,罗多强调美国仅靠技术进步取得财富和权力是不够的,应在社会中确立人文主义价值观,指出拉美应建立自己的“精神统治”。他首创的坚持拉美精神,反对美国的物欲主义思想对20世纪拉美青年产生了极大影响。《爱丽儿》一书因此被誉为“拉美知识分子的圣经”。1913年他的《繁荣的瞭望台》被尼加拉瓜诗人鲁文·达里奥称为“拉美的艾默生”。除写作外,罗多还从事教学和政治活动。1898年曾担任共和国大学文学教授,1900年任国家图书馆馆长。1902-1905年和1908-1910年、1910-1912年还当选红党蒙得维的亚市众议员。

  (2)胡安·卡洛斯·奥内蒂(Juan Carlos Onetti,1909-1994),是乌拉圭和拉丁美洲现代文学的创始人和爆炸文学的先驱者之一,是将魔幻与现实融会贯通的大师。1939年发表第一部小说《井》,被称为伊比利亚美洲第一本真正的现代小说。1963年获得国家文学奖。1972年因小说《造船厂》获得意大利拉丁美洲研究文学奖。1979年他的小说《听清风倾诉》获得西班牙文学评论奖。1980年因其对拉丁美洲现代小说的杰出贡献而获得西班牙语文学最高奖塞万提斯文学奖。杰出作品有《无主的土地》以及被称为圣玛利亚 ·萨加斯的三卷本章回小说《短暂的生命》、《别了》和《一座无名的坟墓》。

  (3)马里奥·贝内德蒂(Mario Benedetti,1920-2009),1949年出版第一部故事集《今天早上》,1953年出版第一部小说《我们是谁的?》。1960年出版的《休战》使他获得了国际性声誉,被译成了19种文字,再版75次,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他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和文学评论家,出版了80多部书。

  (二)视觉艺术

  1、绘画

  (1) 胡安·马努埃尔·勃拉奈斯(Juan Manuel Blanes)(1830-1901)是乌拉圭第一位受到广泛关注的现实主义画家,他与墨西哥的贝拉斯科和阿根廷的普埃伦东被誉为19世纪伊比利亚美洲绘画艺术成就最高的三位画家。他对乌拉圭民族绘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视为乌拉圭绘画艺术的开山鼻祖。今天蒙得维的亚还有一所以其名字命名的博物馆。他的作品非常广泛,有表现历史题材的作品如《东岸33个爱国者的誓言》,也有表现人物和农村生活的作品,如《高乔人》。他还是个肖像画家,作品有《阿蒂加斯将军》等。

  (2)佩德罗·费加里(Pedro Figari,1861-1938),乌拉圭第一个获得国际声誉的后抽象派画家。他的作品主要表现了殖民地时期蒙得维的亚及农村地区的日常生活,特别是黑人和高乔人的生活。主要作品《野花》,收藏在国家视觉艺术博物馆。

  (3)华金·托雷斯·加西亚(Joaquín Torres García, 1874-1949),乌拉圭抽象派绘画艺术的代表之一。曾在巴塞罗那学习绘画,后游历大部分欧洲和美洲国家。1929年在法国巴黎与瑟蓬创办了世界第一个抽象艺术杂志《方圆》。1932年从欧洲回到乌拉圭,出版发行了西班牙语版的《方圆》。他通过教授、写作以及创作,将当时世界流行的立体主义、新造型主义、结构主义等抽象艺术介绍到乌拉圭。与此同时,他创建了宇宙结构主义流派,代表作品有《宇宙纪念碑》等。他不仅对绘画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对建筑和雕塑艺术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作品被广泛收藏,在北美和欧洲的博物馆中都能找到。

  2、雕塑

  卡洛斯·派斯· 比拉罗(Carlos Páez Vilaró,1923-2014),著名画家、雕塑家、壁画家、陶艺家。其最著名的作品为“人民之家”(Casapueblo),被誉为“可居住的雕塑”。

  “人民之家”是一个白色尖顶建筑群,始建于1958年,历时36年。如今已由最初的住所改造为集住宅、工作室、博物馆、旅馆和餐厅为一体的综合建筑群。“人民之家”现已成为乌拉圭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三)电影和戏剧

  乌拉圭是拉美最早拍摄电影的国家之一。第一部电影诞生于1898年,是一部记录片。第一部故事片为1923年拍摄的《岸上的灵魂》。第一部票房收入较高的电影为1929年拍摄的电影《金色溪谷小英雄》。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乌电影经历了一个变革的过程,此后乌电影开始在国际上受到关注。2003年乌电影《威士忌》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单项奖,2005年电影《噪音》获西班牙巴利亚多利德国际电影节最佳观众奖。乌政府鼓励电影事业的发展,把每年11月4日定为国家电影日,国家电影和视听管理局(ICAU)都要举行相关活动。东角市每年2月均举办电影节。

  弗洛伦西奥·桑切斯(Florencio Sánchez (1875-1910), 是乌拉圭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实主义戏剧最杰出的代表,被誉为“拉丁美洲的易卜生”,至今仍被看作是乌拉圭和南美最伟大的剧作家。其代表作有反映农村生活的《外国姑娘》、《我的博士儿子》和《每况愈下》。其中《外国姑娘》描写了老式地主将地产丧失给意大利移民后,不得不让儿子与意大利姑娘结婚,以保全晚年的生活。《我的博士儿子》主要表现了保守派与新兴资产阶级之间的宗法观念和思想冲突。桑切斯还创作了大批以城市为题材的作品,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两极分化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如《家庭内部》、《死者》、《我的孩子们》和《健康的权利》等。其中,《我的孩子们》引起乌拉圭社会的强烈震动,并推动议会通过了一系列有关社会问题的进步立法。他的戏剧至今仍在乌拉圭上演。

  二、文化产业

  近年来,政府推行“流动图书馆”和“木棉(为公立学校的中小学生每人配备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计划”,乌民众文化水平及创新能力大幅提升,这也为乌文化产业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乌文化产业大多集中在蒙得维的亚市,该市有138万人口,享有“拉普拉塔河的雅典”的美誉。2013年蒙得维的亚第二次被命名为“伊比利亚美洲文化之都”。值得一提的是,在文化产业中,软件游戏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2014年游戏下载量超过1千万次。

  乌旅游业比较发达,其中蒙得维的亚、东角、科洛尼亚和亚特兰蒂达是乌主要旅游城市。乌全国人口346万,每年来自国外的游客均超过了乌全国的人口。2017年来乌旅游的游客超过了400万,旅游收入达23亿美元,占全国GDP总量的7.5%。旅游从业人员达11.3万人。

  三、文化主管部门及主要机构

  乌文化主管部门在中央政府层面是教育文化部,下辖23个文化机构,包括国家文化传媒广播电视演出总署、国家图书馆、国家电视台、国家档案馆及7家博物馆、5家广播电台和3个研究所等。各省、市均设有文化局。乌政府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教育文化部制定的2014-2024年国家文化发展规划明确规定:每位乌拉圭国民都享有文化的权利,向公众提供文化服务是政府的职责,让优秀文化走向大众是政府文化事业的目标。政府积极推行低消费的大众文化事业,为此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和扶持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和法规,如对所有公共文化推广机构免征营业税,各级政府所属的图书馆、博物馆和公共演出场所对公众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赞助文化和教育事业的企业捐赠可抵税等切实可行的民生政策。乌主要文化场所归国家或地方政府所有,其宗旨是非盈利和公益。国家每年拨付一定的维持资金给这些机构,具体经营由政府任命的委员会负责,自负盈亏,政府文化部门负责监督和指导。 主要文化机构有:

  (一)国家文化传媒广播电视演出总署(SODRE)

  直属教育文化部,总部设在首都蒙得维的亚,是集文化管理、广播电视推广、演艺人才培养和演出经营为一体的国家级文化机构。主要职责是通过诸多形式将文化、艺术、影视和舞台艺术等向社会和民众传播。下辖交响乐团、室内乐团、芭蕾舞团、广播合唱团、戏剧团和剧院。SODRE剧院也称国家剧院,是乌最大的剧院,内设一个主剧场和两个小剧场,可容纳3000人。

  (二)国家视觉艺术博物馆(Museo Nacional de Artes Visuales)

  前身是乌拉圭美术馆,始建于1911年,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目前馆藏有几千件乌最重要国家文化遗产级艺术品,包括胡安·马努埃尔·勃拉奈斯、佩德罗·费加里和华金·托雷斯·加西亚等著名大师级艺术家的作品。博物馆经常举办国内外艺术家作品展览。

  (三)乌拉圭作家总会 (Asociación General de Autores del Uruguay)

  全国性文化团体,成立于1929年,设11人的理事会,主席、副主席各一人。凡拥有音乐、戏剧、影视、诗歌、著作或译著的作家均可申请入会。其宗旨是保护乌拉圭和世界各国作家的权益。通过和外国作家协会签署协定,以国际通行准则监督严格执行,确保作家和作曲家的利益。此外,还负责促进和提高艺术水准和为会员改善生活条件。

  (四) 乌拉圭电影资料馆(Cinemateca Uruguaya)

  成立于1952年,民营电影资料机构。其主要任务:收集、整修国内外各个时期的重要影片和电视、录像资料,为影视研究人员、业余爱好者及普通观众提供服务;举办国内外电影节、电影周和电影回顾展。1998年蒙得维的亚市政府宣布该资料馆为该市文化遗产,1999年国家通过法令,其成为乌国家历史文化遗产。

  (五)索利斯剧院(Teatro Solís)

  始建于1840年,是一座欧洲古典歌剧院风格的剧场,乌拉圭最重要的演出场所。该剧院属国家级文化遗产,归蒙得维的亚市政府所有,由政府授权的理事会自主经营管理。

  (六)国家文物委员会(Comisión Nacional de Arqueología)

  1985年,在乌拉圭与巴西交界的北起里维拉省(Rivera)南至罗恰省(Rocha)发现古文化遗迹,经放射性同位素测定,该地区1万年前已经有人类居住。乌政府成立了国家文物委员会专门负责该地区的考古研究工作。所有经费均由教育文化部承担。

  目前,乌全国有众多各类博物馆,多集中在首都蒙得维的亚(43所)。乌实行全民免费教育,所有的公立学校从小学到大学均实行免费。大学6所,其中公立大学两所即共和国大学和技术大学。截止2016年,全国中小学及职业技术学校3464所,其中公立学校2796所。全民识字率98%。乌还是拉美上网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2016年乌有网民220万人,facebook为乌第一大社交平台。

  全国共有32家报纸发行。其中,《国家报》发行量最大,其次还有《观察家报》和《共和国报》等。

  四、两国文化大事记

  (一)1988年2月,两国签署文化教育合作协定。在此基础上,双方签订了8个文化交流执行计划。

  (二)1997年4月,中乌签署广播电视合作协议。

  (三)2011年6月,中乌签署《2011-2014年度文化交流执行计划》。

  (四)2016年3月,中拉文化交流年在北京举办。由国际芭蕾舞大师博卡领衔的乌拉圭国家芭蕾舞团和艺术家乔凡娜领衔的探戈舞团来华参加“中拉文化交流年”开幕式演出,乔凡娜女士还担任“中拉文化交流年”形象大使。

  (五)2016年9月,蔡武理事长率中国国家艺术基金会理事会代表团访问乌拉圭。

  (六)2016年10月,中国国家旅游局和乌拉圭旅游部签署《关于中国旅游团队赴乌旅游实施方案的谅解备忘录》。

  (七)2016年10月,两国签署教育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截至2017年底,中国共接受60多名乌拉圭留学生。

  (八)2017年3月,杨今志副部长访乌,双方签署《关于进一步加强两国文化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九)2017年11月,中国在乌拉圭首个孔子学院正式落成。由青岛大学和乌共和国大学合办。

  (十)2018年4月,乌拉圭教育文化部长穆尼奥斯访华,两国政府签署《关于在乌拉圭建立中国文化中心的谅解备忘录》。

推荐给朋友:   
全文打印      打印文字稿